「退休30年,有了新日常」
85岁的老厂长,如今有了新的日常:在钉钉参与村民议事。退休30余年的他说:“有了钉钉,让我们更有参与感,也给村子带来了很大的方便。”
「“钉”一下,路灯修好了」
奶奶们说,“以前,路灯坏了,只能等。
现在用钉钉,'钉'一下,马上就有人来修!能随时随地聚在一块儿,唠唠家常。”
「绿水青山,“钉”出来」
“村里人‘靠水吃水’,去地里或者别的地方干活,回来就在河边洗一洗,大家聚在一起还热闹。之前看到河里有垃圾,也不知道找谁,现在用钉钉,一键就能解决。”
小事不用出村,大事不用出镇,借助钉钉,临浦镇实现了数字化的治理,让百姓无论何时何地,办事能找到人、找对人。
这是临浦故事,也是数字新基建带给我们的「新区县故事」。
「复工加审批,2天就解决」
蒋明辉是一家物流企业的老板,他说:“疫情期间,公司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企业复工需要打复工报告,层层审批,获取复工资格并不容易;区里用钉钉搭建了政企联盟平台,复工加审批,2天就解决了。”
「“找得到人、办得了事”不是一句口号」
老吴是建邺高新区的楼宇抗疫联络员,在建邺区统称为“小莫”,是区内企业的“全能管家”。“因为疫情,很多企业偏离了既有的经营轨道,迫切复工的不在少数,我们迅速通过钉钉搭建政企平台,让企业真正找得到人、办的了事!”
「一个钉钉就够了」
在建邺区做了13年企业服务工作的小林说:“以前做服务,要靠人!先要手动搜集企业诉求,一搜集就要上万家,再喊人过来开会;现在钉钉‘一键收集’、在线发布各类培训信息。给很多区内的企业做培训,一个钉钉直播就解决了!”
一头连接企业,一头连接政府,借助钉钉,建邺区构建了新型政企关系,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这是建邺故事,也是数字新基建带给我们的「新区县故事」。
「用钉钉,终于不用跑断腿了」
巴东县的蔡家村,山高路远,地广人稀。村里的书记老杨说:“以前每次入户走访摸排、去政府办事开会,都要在山里兜兜转转一大圈,精力全耗在路上了,现在用钉钉,终于不用跑断腿了!”
「不用出山,事就办成了」
在大山里住了一辈子的张大爷说:“以前老百姓办个户口,要翻过好几座山,往返就要2天,路费、餐费、住宿费要三、四百块钱;现在用钉钉找政府办事,不用出山,事儿就办成了!”
「曾经的贫困县的“华丽转身”」
县里每年的各项会议,资料沉淀下来特别多。工作人员小张说:“以前纸张的复印费、打印费高的吓人,开会前发现有问题,材料需要全部重印,成本特别高。现在,钉钉把'无纸化办公'带来了!”
山沟沟孵化了新思路,百姓办事更便捷了,政府的政务工作也更得心应手了。钉钉,用数字化让小乡村生长出大智慧。
这是巴东故事,也是数字新基建带给我们的「新区县故事」。